ADC 行业简况

 

概况

 

 

AD/DA芯片主要是实现温度、压力、流量、速度、光强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(电压、电流等)之间的相互转换,是连接模拟和数字世界之间的桥梁。其中AD芯片(ADC)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,DA 芯片(DAC)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。

 

在一个完整的信号链中,传感器采集到真实世界的自然信号,如电磁波、声音、图像、温度、光信号等,并将这些自然信号转化成模拟的电信号。然后放大器把模拟信号放大,ADC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;数字信号经过MCU或CPU或DSP等处理后,再经由DAC还原为模拟信号,通过扬声器、马达、LED等输出设备输出到真实世界。

 

 

 

 

信号链系统的工作原理

 

 

>>>> AD/DA芯片的性能指标
 

 

AD/DA芯片主要性能指标包括采样速度和精度功耗、转换速率、信噪比、误差等。
采样速度: 用Sample Per Second(SPS)衡量,代表ADC可以转换多大带宽的模拟信号,高速AD/DA能够解析更高频率的信号。 
精度: 用bit单位衡量,用来表征转换出来的数字信号与原来的模拟信号之前的差距,bit数越高的AD/DA芯片的精度也越高。

*超高速(采样率≥100Msps)芯片,是未来100G光通信、4G/5G基站、测试测量仪器设备,以及数字雷达等应用领域的核心器件。

 

 

>>>>

ADC芯片的类别

 

 

按照不同的架构,ADC可以分为Flash、SAR、Pipeline、Σ-Δ以及混合架构等类型。而为了更好地兼容速度、精度以及功耗,混合架构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。

根据不同的采样速度和精度,ADC芯片可以分为以下四种:

Flash ADC: 闪烁型(Flash)ADC通常精度不超过8位,但速度高最快,可达56GHz以上。  
Pipeline ADC 管道型ADC研发难度最高,速度通常不超过10GHz,精度可达14-16位。
SAR ADC 逐次逼近型(SAR)ADC速度约在100MHz左右,但精度可超过18位。
Sigma-Delta ADC Sigma-Delta ADC具有最高精度,可达24位,但通常速度仅在1K~10M

  

 

 

 

>>>>

ADC下游应用

 

 

ADC芯片的下游应用包括军工、工业、消费级等,不同应用场景对于采样速度与精度均有不同的性能追求。

 


 

 

>>>>

AD/DA芯片市场情况

 

 

市场规模: AD/DA芯片可分为ADC芯片和DAC芯片,其中ADC芯片占比较大。根据智研咨询数据,2023年ADC、DAC芯片全球市场规模为31.55亿美元。

 

 

全球ADC芯片市场规模(亿美元)

 


竞争格局: 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,ADI在AD/DA领域拥有最高的市场份额,美国在该领域拥有绝对的垄断力,前5大公司均为美国公司。

 

 

全球AD/DA芯片市场份额

 

 

应用场景:AD/DA芯片广泛覆盖消费、工业、通讯和军工等应用场景

从全球AD/DA芯片的下游应用占比来看,通讯和工业/医疗是最大的应用市场,占比达到35%和31%,消费和汽车市场紧随其后,均占据12%的份额。    

 

   AD/DA芯片下游应用占比

 

消费类:主要应用于手环手表、TWS耳机和手机/平板
在消费类应用场景中,主要会用到ADC芯片,对采样速度的要求较低,但对精度的要求较高。据测算,我国消费类场景的AD/DA芯片(主要是ADC)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,且随着手环手表、TWS耳机等消费电子的兴起,该块市场需求强劲,是现金流较为稳定的市场。
手环手表: ADC芯片主要用于测心率、心电和血氧精度要求较高(16-24Bit),心率采集不需要很快的频率,对采样速度要求低。
TWS耳机: ADC芯片主要用于入耳检测功能、降噪功能。入耳检测有SAR和光感两种方案,精度在12-16Bit左右。
手机/平板: ADC芯片主要用于屏幕亮度调节和辐射调节。销售到欧美的手机需要标配SAR芯片(辐射调节),手机也是消费级最主要的应用场景。

 


 

 

工业类:电力线监控、机器人手臂控制等场景都会用到AD/DA     
工业类的AD/DA在不同的具体应用中,对采样速度和精度的要求差异较大,但总体而言,工业类AD/DA追求在一定采样速度下的高精度。比如电力线监控,属于低速高精度的ADC应用;机器人手臂控制- SAR ADC,及时采样,速率在1K-10M之间。
还有一类属于Sigma-Delta型ADC,精度在16-24bit,但速度通常只有几赫兹到几K,ADI最快只到2.5M,进入门槛相对较低。在工业中可以用于厂房过程控制、高端电子秤等,在医疗中可以用于X光射线采样、心电检测等。    

 

 

汽车类:主要应用于音频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   
在汽车领域,ADC主要应用于汽车的音频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。新能源车BMS(电池管理系统)会用到SAR ADC产品,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井喷,汽车用ADC的需求量会持续增加。

 

军工类:主要应用于雷达等军工设备

军工武器需用到高速度ADC,对ADC的速度要求通常在250M以上,对精度要求也高。

雷达是军工领域AD/DA应用的主要场景,对ADC的技术要求极高,需要2.5G/12Bit的性能。目前该领域AD/DA被国外厂商垄断,且属于禁运范围;雷达中1个通道需要1个AD/DA,大型雷达有数万个通道,小型雷达也有几千个,对应平均几千美金的单价,有较大的市场机会。

 

通讯类:主要应用于基站和光通信

5G基站需要集成高速的AD/DA,如今5G基站每隔几百米一个,每个基站都有AD/DA产品的需求。目前主流的供应商就是ADI和TI,国内在该领域比较领先的是华为海思,但目前受到制裁困扰;中兴也在尝试做。

 

 

国内现状与未来发展

 

 

>>>>

国内现状

 

目前,全球ADC、DAC主要被几家跨国大企业所垄断,如ADI、TI、MAXIM、Microchip等,其中ADI市占率最高,约为58%,TI占比约为25%,MAXIM占7%,MICROCHIP占3%。

国内ADC玩家主要有圣邦微、思瑞浦、中电24所、中科院微电子所、苏州迅芯微、苏州云芯微、芯炽科技、奥令科等公司。

 

 

>>>>

发展趋势

 

高采样率、高分辨率以及低功耗是未来超高速ADC和DAC的发展方向。在ADC方面,其采样精度和速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,大致符合1bit或6dB(以SNDR衡量)/倍频的规律。

 

目前,超高速ADC、DAC已经成为各大公司和知名科研院所的重点研发项目,纷纷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。在ADC方面,国际上,日本富士通公司于2011年研制出了64Gsps、8bit的产品,IBM于2014年采用32nm的SOICMOS工艺,研制了90Gsps、8bit的产品,而作为该领域的霸主级企业,ADI公司于2017年开发出了28nm的10Gsps、12bit产品,这里,在保持较高采样率的情况下,精度提升到了12bit,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。

 

由于ADC是测试测量仪器的核心器件,所以多数仪器厂商都采取自行研发ADC的方式,以满足测试测量仪器的特殊需求,2017年,是德科技(Keysight)研制出了采用28nm工艺的8Gsps、10bit产品。

 

在示波器中,精度和速度永远是矛盾的,两者总是相互制约,即ADC的位数和仪器的带宽之间总是需要权衡,是此消彼长的关系。国内企业还需要很多的时间去尝试和迭代,做出最适合本土市场的产品。